ACF论坛预告丨 ”城乡互动视角下大都市郊区的乡建之路“主题论坛
论坛主题
城乡互动视角下大都市郊区的乡建之路
论坛时间
2022年9月23日9:00-12:00
论坛地点
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
实施乡村振兴,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。李强书记提出要正确把握乡村空间稳定、地位凸显、功能复合“三个趋势”,促进优化新城、镇域、乡村“三个空间”,坚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美学价值“三个价值”。
上海乡村作为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,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战场、又是长三角江南田园文化的集中展示区、还是承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空间。
上海乡村发展既蕴含极大潜力又面临严峻考验,一是高速城镇化带动下,如何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恶化、都市病蔓延;二是保持乡村性的前提下,如何实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协调发展。
#主持嘉宾#
按主持顺序排列,排名不分先后
王海松
上海市建筑学会乡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,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导
刘恩芳
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、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
#致辞嘉宾#
排名不分先后
顾守柏
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处处长
丁建
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村镇建设处副处长
曹嘉明
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、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
张尚武
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
#演讲嘉宾#
按演讲顺序排列,排名不分先后
方春晖,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总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总院一院副院长。
演讲主题:《“空中村落”- 金山区吕巷镇和平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》
演讲摘要:浪漫名字的背后是无数的挑战,预知多少辛酸,且听下回分解!
俞泳,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、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同济大学)常务副主任。
演讲主题:《乡居地域风貌特色的当代重现——两个实践案例分享》
演讲摘要:以最小化改造、低成本生态化、当代生活塑造为设计原则,探讨组团空间的优化、地域风貌的重现、材料工艺的选择等设计要点,以及模型设计与沟通、现场互动与调整的工作方法。
黄一如,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、"住宅设计与住区规划“学科组责任教授,"十一五"国家科技计划、"十三五"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村课题负责人。
演讲主题:《乡建案例剖析》
演讲摘要:针对我国乡村建设需要,就建筑师在乡建中的角色、乡建引导模式等问题,选择德国、韩国等典型案例加以解析。
毛泽梅,交界机构创意总监、国际策展人、上海市建筑学会女设计师分会副会长、国际女艺术家艺术交流中心会长。
演讲主题:《艺术乡建——艺术点亮美丽乡村》
演讲摘要:“艺术介入乡村 - 再造乡村新地标”旨在探讨城市发展过程中,公共艺术如何铸造乡村新景观,如何塑造乡村文化新品牌。让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属性,变成乡村未来的文化遗产。
张尚武,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、教授,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。
演讲主题:《对上海乡村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》
演讲摘要:乡村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价值,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,要从城乡关系、发展战略、可持续发展等多重角度对乡村价值再认识,思考乡村多元复合功能和未来趋势。
#论坛议程#
LUN TAN YI CHEN
9月23日
9:00-9:20
开场致辞
9:20-9:30
颁奖
9:30-10:00
主题演讲:《“空中村落”- 金山区吕巷镇和平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》
10:00-10:30
主题演讲:《乡居地域风貌特色的当代重现——两个实践案例分享》
10:30-11:00
主题演讲:《乡建案例剖析》
11:00-11:30
主题演讲:《艺术乡建——艺术点亮美丽乡村》
11:30-12:00
主题演讲:《对上海乡村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》
#主办单位#
ZHU BAN DAN WEI
上海市建筑学会乡村建设专委会
上海市建筑学会女设计师分会
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
#参会方式#
CAN HUI FANG SHI
线下参会:线下参会名额有限。
报名联系:姜莹 13816780283
聂敏 18901616136
线上参会: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
编辑:杨卓群
审核:聂敏
©上海市建筑学会
欢迎联系转发,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。
2天活动
5场精彩主题论坛
50位重磅嘉宾
众多行业大咖加盟
专业观众参与
建筑业的盛事
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
Shanghai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
2022年9月22日至9月23日
September 22-23, 2022
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
PRIMUS Hotel Shanghai Hongqiao
期待您的莅临!
ACF2022
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
2022.9.22-9.23
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对话,多向交流的平台,创造建筑理论设计和创新成果的高地,展现上海生动立体的形象,“文化之城,设计之都”的特质,同时成为培育人才和国民教育的基地。突出“数字赋能,低碳革命”的新时代使命,创造上海科技,上海标准,上海品牌,上海建筑质量的集中展示地。
喜欢这篇请分享、点赞、在看三连哦!